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简称智能学院)于2018年4月成立,由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合并而成。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因此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成立“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是学校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顺应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切合智能产业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做出的重要决策,旨在充分发挥控制和计算机学科在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优势,形成高端人才积聚效应,培养人工智能专业新工科人才,探索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3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教授25 人,副教授34人,博士教师 71人。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河北省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点,以及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和控制工程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有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大数据计算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天津市虚拟现实与可视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智能公交车载装备技术工程中心、天津网络新媒体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工业大学-新兴重工研究院、央企共建风电系统控制与测试工程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拥有自动化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特殊环境下服役机器人关键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学科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求和自身优势,在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传动控制与可靠性、智能检测与装置、大数据处理与智能计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与绿色存储、软件工程与辅助创新、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计算医学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人才培养基础,在智能康复辅具、先进电力传动、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等优势特色领域中居于国内先进行列。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96项,获科技奖励9项,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131篇,其中4篇为ESI高被引论文。
学院设有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七个本科专业;并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双学位班,侧重大数据培养;同时,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开设新工科试点班,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新特色。学院秉承学校“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和“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面向京津冀协调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行业、领域服务需求,坚持“厚实基础、深化专业、注重理论、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现有博士生32人,硕士生506人,本科生2279人,学生工作以学习为重心,以育人为主线,以培养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一系列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三年来,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先进集体”2次,获“河北省先进班集体”2次,“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1次。学院共有3513人次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获国家级奖项198项,省市级奖项315项,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团队荣获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现有中共党员507人,其中教工党员97人,学生党员410人;现有党支部21个,其中教工党支部9个,学生党支部12个。 近年来,合并前的两个学院党建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得2011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先进集体、2012年度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理念,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学院教风、学风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跨越式的发展。